欢迎您光临 玉溪师范学院 >>> 文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深度关注十八:“校园女王”落落
时间:2013-01-05 20:13:00   来源:    阅读次数:

编者按:

2012年11月 11日,80后青年作家落落新作《剩者为王》第二部在全国同步上市,与此同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第一部重新装帧封面,一并推出。 昔日的“校园女王”落落从2008年开始涉猎社会题材,发现身边很多青春女孩在走向适婚女性的路程中情路坎坷,对社会上这个正在趋于普遍化的倾向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在一次与郭敬明的聊天中,他提议落落就剩女题材进行创作,深入挖掘许多女性一直没有步入婚姻殿堂,剩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文学圈还在带着嘲讽的笑意谈论郭敬明时,他的事业和他的团队在悄悄地成长着,他们甚至与80末这批人保持了同步,我们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了这一代人的心态和准确的生活格调。

据说落落经常到公园去观察父母带着子女相亲,在平时她也一直注意从现实中吸取素材。她在书中描写道:“于是我也一样,‘对方那个女孩’——不知该‘谢天谢地’还是‘放我一马’,三十岁照样被称作‘男孩’‘女孩’也算是一种扭曲的现状——‘是个女白领,父母都退休了,过去都是知识分子,家境可以 的,有房有车,她不算高也不算很矮,人不能说多好看但也不错’。不到五十字,就已经是我了。不需要有任何其他附加,这就是我此刻在世界上的模样了。”

于是,本期视点让我们来关注和了解80后青年作家落落。

………… 

 

难道你真的认为这些叙事很苍白吗?

  从“校园女王”到“剩者为王”

信息时报:你曾经被称为“校园女王”,这类小说类型究竟是怎么来界定的?

落落:国内对于青春文学的定义似乎一直也没有具体而清晰的概念,只有一个笼统的界定,认为面对校园为主的读者群,写的以校园为题材的差不多就是青春文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一半还留在其中,一半已经不再属于了。但我依然希望,即使自己不再写以学校为故事场景的小说,仍然能够被身处校园中 的读者们接受,因为这也代表了我的一种进步和成长。

信息时报:很多已经年龄比较大的作家还在写青春校园类小说,为什么你作为已经成名的校园小说作者却会转型至社会题材?据说这本书已经被滕华涛买下了电视剧版权。

落落:白领题材对我来说的确是第一次,但也促成了我自己从校园题材开始的一次转型。校园是一直写惯了的文风,在过去几年后,自然会有尝试改变的意图。

这本书依然是蛮活泼的,我在平日里在生活中,或者网络上,表现出来的都是比较活泼或者说癫狂的一面,因而在对待这次的作品时,想着是个不错的结合方式。但以后未必会继续,我觉得自己骨子里不是一个那么欢乐的人,以后还是会回归到比较传统的风格中去。

影视这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而我也不会为了迎合拍摄影视剧的需求,去刻意创作能够比拍摄成影视的作品。差不多是“我想写,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所以还是本分出发,写能写的,想写的,如果有类似的机会,那自然是好事,没有也不会觉得可惜。

被滕华涛导演相中可能还是这个题材有一定社会代表性,反映的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趋势。

信息时报:如今市场上反映“剩女”这个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很多,为什么你还会推出这种类型的小说呢?

落落:我不太了解其他的同题材作品具体是怎样的,以我的角度,我只想写我自己能写的,里面包含了我的想法,我的经历,我个人很完整的态度,从出道开始,这应该是第二本我写得那么掏心掏肺的小说了。至于流行词汇之类,比起社会上给与的,那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更多的意义是在挖掘宣传点吧,对于我个 人来说,没有什么切身的感受,剩也有时,胜也有时,盛也有时。

  我能写什么,我就去写什么

信息时报:《剩者为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幽默感的元素,甚至这个名字也是有幽默感的,这是当下的青年读者喜欢的文风吗?

落落:我平日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啊,和之前作品里表现出的自己不同,我在生活中从不是温文尔雅多愁善感的形象。之前写的长篇小说,几乎也都不是 HAPPY ENDING。可是在写第二部的过程中,渐渐的改变了想法,从原来的下定决心让角色单身到底,到目前,经过调整后的结尾,我想大概是不太忍心对于这个投入了自己很长时间以及也投入了自己很多自我在内的角色,下太狠的毒手吧。

青年读者喜欢的文风,是他们读得下去,觉得有收获又很好玩,还有共鸣。

信息时报:当读者发现你的风格发生了改变,作为一个畅销作家是否会有担心?你这种改变是否会很冒险?

落落:确实我过去从来没有写过,过去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写一个这类题材的小说,因而在尝试的最初,我也非常不安和忐忑,我觉得这次的转换对自己来说可能会过于强烈,原先一直以浪漫,幻想,唯美为主,而且我过去写作的方式喜欢特别含蓄,但这一次却写得又直接,又现实,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和早年有了截然 不同的区分。

不过慢慢我发现,其实本质上我没有过多的改变,时间可以改变的只是部分,但内核还是保持过往,就好比有无止境对浪漫的追求,以及一如既往地喜欢描写心理活动,和对细节的过度雕刻,这些几乎是我可以改,但我就是不想去改的东西。我依然愿意让作品在某部分显得过于细腻,过于繁冗,但这就是一直以来的 我。

写作非常地辛苦,非常地累,有个时候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怀疑,是会动摇到自己全部信心的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商,见识,对世界的认识,都会因为在写作上碰到问题而拷问自己。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写不了了,有好多问题我想不通,我不解决的话就动摇了自己在这份工作上的存在意 义,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去克服才行。不过好在我一直都觉得,我是喜欢做这件事的,它能让我和最本质的自己彼此共处,我们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互相折磨其实是非常丰富也是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包括在写作剩者为王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就会借着描写人物而看清了自己。

对于读者。我不会对读者做什么设定,希望他们要怎样,要怎样,我觉得都是自己很难去期许的,从来都是我唯有做好自己的事。我想写一个故事,然后把它写完,把它写好。能够得到多少读者的赏识,在我看来那完全是运气一般的事。因而读者会对我做怎样的评价,是他们的自由吧。以我自己的认识,我就是个写 字为生的。年少时写年少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写一部分被增长的东西,一部分继续保持不变的东西。所以我对写作的态度也是这样,在这个阶段,我能写什么,我就去写什么,我会以非常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苛刻到我完成不了我长期写不出来,但标准也不会相应降低一点点。

  文艺和流行之间没有矛盾可言

信息时报:你主编的《文艺风象》定位是什么?主要给哪些读者群来读?

落落:《文艺风象》更多强调杂志的两个特质,一个是治愈系,一个是生活志。

我们还在做不断的尝试,希望能在目前的精力中,尽最大可能地打造出我心里对这本杂志的规划,我希望它能展现一种有实质内容的,文艺的含蕴,它可以推动出一种新的文艺美学,不必一定在文学里,在生活中也能时时感受到。

我们也邀请到过很多知名的艺人,比如五月天、苏打绿,也有翻译了村上春树的《1Q84》的施小炜这样的文化人,一般每次都会根据当月特辑的主题来选择合适的人选,因而会邀约众多集文艺和流行于一身的嘉宾。

至少以我个人的看法,文艺已经成为一种很大众的潮流趋势,即便对这种趋势,有褒或贬的不同看法,但我仍然相信,文艺和流行之间没有矛盾可言,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乐于接受这样的结合。至少我和我身边的以及我所能接触到的人们,都有着类似的审美感受,所以也想通过杂志,传达出这样一种概念吧。

访问统计:

红塔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电 话:0877-2985668  邮编:653100

联系地址: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New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