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 玉溪师范学院 >>> 文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简介
时间:2020-05-30 16:18:17   来源:    阅读次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文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国外教学实习,使学生成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云南省及东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专业+英语+一门小语种”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学士学位课程为:《大学英语》、《英语听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作品选》、《外国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写作》、《对外汉语教材教法》。
现代汉语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和语言理论水平的提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古代汉语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古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阅读一般文言文的水平,使他们具备承担中学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文选部分的学习重点是先秦散文。通论部分的学习重点是文字、词汇、和语法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文学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过程,对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流派、思潮进行评述,学生通过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学习,了解文学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因果关系,掌握古典文学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新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概况,各种文艺思潮、流派、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及特点,介绍重点作家的创作道路、思想、艺术特色、成就及贡献,分析讲解重点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主要目标是通过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分析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好基础。
中国当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重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点评建国以来涌现的重要作家作品、文艺现象和文化思潮,并适当介绍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最新动态,使学生既能全面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史实,又能在一种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创新的批评方法的引导下,客观审视当代文坛的风起云涌,辩证权衡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功过得失。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系统讲授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全面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以便将来指导教学和工作实践。
对外汉语教材教法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字等不同内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视听、听说、读写、会话、习得等技能。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都得到锻炼。
西方文化与礼仪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礼仪和风俗的特点、精神和价值,使学生对国外的文化礼仪有较清楚的了解,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以利于在教学和工作实践中注意不同文化、礼仪的文化交流与接触。
 
三、实践教学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礼仪和风俗的特点、精神和价值,使学生对国外的文化礼仪有较清楚的了解,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以利于在教学和工作实践中注意不同文化、礼仪的文化交流与接触。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
1. 教育教学见习: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致力于灌输教师专业意识,将学生的试讲试教和见习全程贯通到大学4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2. 教育教学实习:集中进行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
3. 毕业论文:从大一开始由导师引导学生学习论文的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吸引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8学期。
(二)其他实践性教学:
1.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素质情况,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艺术素质和人才特色素质等方面,成立多媒体制作、文学评论 、语言小论文、书法、朗诵与演讲辩论、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教学技能培训、英语口语交流等专业能力培训小组,开展丰富的活动,致力于专业学习与素质提高的结合、特定的个性气质与特定的成才方式、途径的结合,并选派优秀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考核成绩作为学生个人综合测评加分的重要依据。
2. 社会调查:利用寒暑假安排4-6次社会调查或专业调查,并于开学后将调查报告或论文上交导师审查,合格者记一个学分。
3. 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根据学院安排,新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两周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4. 听讲座:每学期听人文、科技讲座不少于6次,并由导师检查听讲笔记。
5. 创新实践: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四年系统规范的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同时能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并对中外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的,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以及双语教学,还能在涉外单位、外资合资企业、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单位从事文秘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应用人才。

访问统计:

红塔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电 话:0877-2985668  邮编:653100

联系地址: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New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