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 玉溪师范学院 >>> 文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综合信息 > 正文
【学在玉师】 成长故事:玉师学子考研路上的坚持与自我超越
时间:2025-05-07 12:12:53   来源:文学院    阅读次数:

胡艳秋同学(受访者供图)  

选择:扎根故土,锚定学术坐标  

“目标院校的选择,是留在云南还是去更远的地方?我最终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胡艳秋同学在考研专访中坦言。面对地域偏好、专业匹配度与招生数据的权衡,她选择昆明理工大学作为“理想坐标”,既因该校深厚的学术积淀,也源于对家乡云南的深情。“扎根的选择让我在备考中多了一份踏实。”她说道。  

备考:以“笨方法”夯实知识根基  

“我的方法或许不够‘高效’,但足够真诚。”胡艳秋的备考计划朴实而扎实:  

- 专业课:从4月“啃书”开始,反复梳理知识框架,针对院校题型专项突破;  

- 英语:7月起精读真题3轮,11月自创作文模板强化输出;  

- 政治:跟紧网课打基础,后期专注肖八“稳中求进”。  

她特别提到文科生的“浪漫”:“把晦涩的理论背成流淌在血液里的诗。”面对实习与备考的冲突,她选择“允许自己短暂‘断电’,但重启后要更专注。”  

破局:与焦虑和解,寻找精神支点  

“备考最难的不是知识,而是日复一日的心理战。”胡艳秋曾因资料繁杂、进度焦虑而崩溃,但摸索出独特的“自救指南”:  

1. 寻找精神支点:家人的鼓励、一顿火锅的约定,都能成为黑暗中的微光;  

2. 接纳不完美:“学不会?去晒太阳、看花开,像树一样自由生长”;  

3. 与自我对话:“累时问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更靠近目标?如果是,就值得庆祝。”  

她笑着说:“考研让我学会‘自私’——懂得先爱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寄语:在不确定中书写青春答案  

“图书馆的窗外总有好天气,但属于你的晴天终会到来。”胡艳秋用诗意的语言为学弟学妹送上寄语:  

- 关于勇气:“别怕自己是顽石而非美玉,顽石也能铺成通往星辰的路”;  

- 关于意义:“考研不是终点,而是探索人生可能性的起点”;  

- 关于未来:“去听风看雪,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你本就生来勇敢!”  

她的故事没有逆袭的“爽文剧本”,却充满真实的力量。那些被泪水浸湿的笔记、图书馆的晨昏,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在考研这场与自我和解的修行中,胡艳秋用坚持证明:青春的价值,正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答案,用耕耘定义远方。  


访问统计:

红塔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电 话:0877-2985668  邮编:653100

联系地址: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New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