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通八方,籽籽同心”推普实践团走进景真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通八方,籽籽同心”推普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7月22日暑假期间,前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融入当地,缩小距离—别具一格的推普实情调查
初到景真村时,推普成员们便以“唠嗑”的方式来对景真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在此之前,村民们是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团队的,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也是好奇中夹杂着些许疑虑。但还好,这种“唠嗑”的方式使得村民们与我们的距离感慢慢减弱并且积极配合我们。我们分别从村委会、村民、小朋友等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来展开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里的中年人的工作大多以自主经营为主,且大多上过小学,因此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会高一些也基本能熟练掌握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而村里的老年人大多没有上过学,并且与外面接触相对较少,所以基本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值得庆幸的是,很多老人会因为孙子孙女说普通话而自发地去学习说普通话,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创新教学,寓教于乐—每天的必修课:“咬文嚼字”语言文字课堂
推普团根据普通话的调研情况,将当地的语言发音特点总结了出来,结合傣族文化风貌,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通过绕口令、诗歌诵读、成语故事、民俗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例如,村中建有白塔,推普团便将绕口令“白石搭白塔”与实景相结合,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此外,推普团还围绕当地的姓氏“玉”和“岩”组织了多音字教学,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易读错字教学、形近字教学、儿化音教学等等,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使当地小朋友逐渐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经典诵读承文化 红色教育植情怀—“典耀中华”爱国主题教育课程
在推普过程中,实践团以“典耀中华”为主题,结合傣族文化中的民歌、壁画、神话传说、大青树等资源,推普团为当地整理了景真八角亭壁画故事的讲解稿。开展了大青树下讲《论语》和《山海经》知识阅读会,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组织红色经典朗诵会—练习朗诵《读中国》,组织教授《国家》手势舞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小朋友们的文化素养,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还厚植了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
在7月17日聂耳纪念日当天,推普团成员们与小朋友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推普成员还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国歌精神,教授改编新版《卖报歌》歌唱美丽乡村的新生活。此外,推普成员还利用学校的独特文创—小透卡,带领小朋友们去村子里打卡农村新面貌。不仅如此,推普成员还通过制作手抄报“景真时报”,来将小朋友们的爱国爱乡观念深植内心。
优秀传统文化与傣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丰富多样的手工课程
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各地特色文化犹如璀璨星辰,交相辉映。其中,傣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普实践过程中,推普团便将优秀传统文化—漆扇、扎染等非遗手工制作和傣族的非遗手工—金水漏印等相结合,融入平时的推普手工课程中,化繁为简。不仅丰富了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更促进了两种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此外,推普团还融合京剧曲目《游山西村》,带领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京剧发箍,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小朋友们对京剧的热爱。
通过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通八方,籽籽同心”推普实践团不仅深入了解了景真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更在村民和小朋友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种子。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承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带去希望与力量。
(图片|曾科祥 谭玲艳 邵婧芸 张蓉 文案|步春秀)